- 沈国兵;
中美元首大阪会晤后特朗普再度出尔反尔,破坏了中美经贸共生共赢的关系。美中加征关税、反制关税的摩擦对抗加剧了风险失控。美中不平衡贸易量和产品结构决定着中美处于非对称摩擦地位,中方反制关税易陷入特朗普的螺旋式加征关税的陷阱。美中加征关税、反制关税未必一定是杀伤对方的,存在着四种不同的情境。中方应以促使美方重回经贸磋商谈判为要义,警惕零和思维破坏中美共生共赢的经贸关系。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立场是: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以磋商合作而非对抗姿态化解经贸摩擦,发展中国经济、平稳好就业。举措是:打破被动应对摩擦的做法,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标准,提升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动力;借力连续的进博会,打造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中国制造对接全球生产,提升中国经济汇聚力,以避免与全球价值链脱钩。
2020年01期 v.27;No.248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1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晓通;郝念东;
格雷厄姆·艾利森在描述当前中美关系时引入"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把雅典与斯巴达间的战争归因于新兴大国对守成国的挑战,由此推论日益崛起的中国与居于全球领导地位的美国爆发战争是大概率事件。然而,仔细研读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双方战争的叙述,会发现将雅典与斯巴达类比中国与美国,有明显的削足适履之嫌。"修昔底德陷阱"实质上是艾利森对修昔底德的误读,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国际舆论,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陷阱——"艾利森陷阱"。其谬误在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不是雅典力量的壮大,而是雅典的过度扩张政策和实践;权力格局变化不是战争爆发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中美之间和雅典斯巴达之间也不具有相似性。伯罗奔尼撒战争对中美外交的启示在于:坚持和平崛起;妥善处理守成国面对崛起国的恐惧。
2020年01期 v.27;No.248 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下载次数:1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胡勇;
在中美建交40周年之际,两国关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性抉择。美国特朗普政府公开定义中国为其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在经贸、安全等各个领域对华全面发难,打破了长期以来中美既竞争又合作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中美关系之所以乱象丛生,根本问题在于美国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误判,进而对中国严加防范和竭力打压。面对中美关系的新挑战,一方面中国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战略定力,尽最大努力争取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
2020年01期 v.27;No.248 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南申;
近年来国际投资仲裁中出现的东道国反请求案件,实际上反映了ISDS机制中存在偏向投资者与争议双方利益失衡问题。东道国在投资仲裁中的反请求权,不仅体现了程序公平与利益平衡原则,也起到制约投资者滥诉行为的作用。实践中,仲裁庭对反请求管辖权及可受理性的判断认定过于严苛,使东道国反请求难以得到支持。对反请求的管辖权与可受理性问题,仲裁庭也面临反请求规则的适用标准如何确定以及ICSID公约与投资条约的适用关系如何处理的难题。同时,合同反请求与条约本请求的关系与影响,也是有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反请求规则适用问题是从公约标准、条约规定、东道国法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分析,以确定三者的适用关系。其中涉及的核心问题,一是如何确定反请求管辖中的"双方同意"与"关联性"要求,二是事实关联性与法律关联性的关系分析。在关联性要求方面,反请求可能因不符法律关联性要求而被驳回,除非东道国能证明其所依据国内法规定与投资条约内容有实质关联。投资合同义务与投资条约义务之间关系足以构成反请求的事实关联性,而法律关联性应当结合事实关联性加以判断而非独立的必备条件。
2020年01期 v.27;No.248 5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9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王秀梅;司伟攀;
现行《刑法》是将"保护伞"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认定的"选择性"要件,改变了之前"必备性"要件的地位。依据刑法理论的解释以及"扫黑"的现实需要,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外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作为"保护伞"成立的主体。黑社会性质组织和保护伞的结合主要有四种模式,具体分类对实现"打准打实"的目的具有重要作用。在审理"扫黑打伞"刑事案件中,应坚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当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徇私枉法罪发生竞合时,应根据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认定具体的犯罪。而四种模式中的罪数认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不同模式的行为分别进行认定。此外,通过解释刑法总则、分则之间关系,否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刑罚适用中存在"重复评价"。
2020年01期 v.27;No.248 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8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徐亚文;李林芳;
企业失范乃至严重侵权行为频现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因其概念模糊、企业中心主义、非强制性等理论缺陷未能有效指导企业治理。在国际工商业与人权议程中诞生的企业人权义务概念,具有概念确定性与开放性、目的价值性和不可分割性、非自愿性和可救济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理论问题;同时,企业人权义务具有可操作性,能够通过国家和企业的共同行动得以实现。国家应当培养尊重人权的企业文化、确保纵横两向的政策一致性、提供基于国家的救济途径;企业应当做到政策承诺、人权尽责和及时补救。
2020年01期 v.27;No.248 90-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冯彦杰;齐佳音;
股权众筹融资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新业态互联网金融模式。处于股权众筹融资产业链核心的股权众筹平台近年来快速发展,并伴随着道德风险、法律风险、投资风险和管理风险4大风险类别。基于回应性监管原理,对金融新业态的回应性监管,在行业发展初期应该采取超罚策略与鼓励强化自我监管策略同时使用的方法,使全行业树立底线思维,防止大规模道德风险的产生。同时应通过监管逐步升级、引入和加强第三方监管、倡导强化自我监管、加强与行业内发展较快企业的沟通等多种方式建立多方共治的"大监管"格局,防止严重的法律风险、投资风险发生,并改善管理风险。
2020年01期 v.27;No.248 10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刘春济;高静;
在高铁客运日渐普及,但高铁票价仍饱受争议的背景下,本文在构建行为意向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探讨感知价格影响公众乘坐高铁出行意向的机制。实证分析表明,公众乘坐高铁出行意向的形成规律表现为"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满意度→乘坐意向",或"感知质量→满意度→乘坐意向"。感知价格对上述规律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作为前置变量,感知价格不仅直接抑制了公众乘坐高铁出行的意向,还通过抑制感知价值间接影响了乘坐意向,而且感知价格对感知价值的抑制作用要大于感知质量的促进作用;第二,作为调节变量,感知价格影响了感知价值对满意度、满意度对乘坐意向作用的强度。这一结论对于理解感知价格作用于行为意向的机制、优化高铁的运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
2020年01期 v.27;No.248 11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