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运前检验及其乌拉圭回合“协议”辨析

    张嘉庭;

    <正> 装运前检验(Preshipment Inspection,简称 PSI)是国际商品贸易中经常被采用的一种检验方式。主要是根据进口国或进口商在贸易合同条款中规定的要求,委托或授权(一般由合同条款约定或指定)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对进口商品在出口国领土上进行装运前的检验。

    1995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贸总协定与环境(中)

    王火灿;

    <正> 4.农产品协议农产品协议为农产品贸易和国内农业政策的长期改革提供了框架,从这些改革中获得的潜在的环境效益将是减少了对不宜进行集约经营的农业领域的激励。农产品协议附录二规定了可以免除对国内支持措施的削减义务的条件与范围(即通常所说的“绿盒子”政策),其中之一便是对环境项目有关的国内支持措施,包括政府对有关环境项目的研究和基础建设所给予的支持以及按照环境计划给予农业生产者的直接支付。这类支付

    1995年02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日本入关的经验看中国的复关问题

    黄龙翔;

    <正> 中国复关本身,作为冷战体制崩溃后中国在政治上的一种选择,她的愿望理应得到实现,这该是顺理成章之事。倘若中国不申请复关,那将对国际政治领域产生负面效应,也将使中国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的境地。无疑这将是一种最坏的选择。象我这样一个外国人有这样的认识,也是十分容易被人理解的。不过,令人担心的是超乐观论的出现,而且它还有很大的市场。因为他们认为只要中国复关,关贸总协定(GATT)的最惠国待遇就会自动适用,目下世界各地到处可见的歧视中国商品进口的政策将会很快被废除,中国也会由此而得到自由贸易带来的巨大

    1995年02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香港——经济繁荣的典型

    孔华;

    <正> 1994年10月5日至6日,关贸总协定理事会对香港的贸易体制做了第二次评审。理事会成员认为,香港是一个建立在最惠国原则基础上的开放的、以市场为动力的经济体制的典范。总的来说,除去少数卫生检疫和安全措施,以及由国际多纤维协定或知识产权保护所规定的措施之外,在没有税收,没有数量限制和行政管理的情况下,允许贸易自由进出。香港曾为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并促使该回合的谈判圆满结束,由于其出色的经济灵活性和快速调整能力,香港的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

    1995年02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澳门——开放的市场

    毛锋;

    <正> 1994年9月27~28日,GATT 理事会首次评审了澳门的贸易体制。理事会成员称赞了紧随关贸总协定基本目标的澳门贸易和产业政策体制的透明度和开放性。澳门政府对经济极少加以干预,进口不受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出口亦不实行补贴,投资和货币流通不受限制。自1991年加入关贸总协定后,澳门为乌拉圭回合的圆满结束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近期的一系列举措,包括以审报要求取代自动进口许可证,旨在加快报关手续,并取消现行的繁

    1995年02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