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看新结构经济学

    高柏;

    本文从经济学界的世纪大辩论开始,阐述了经济社会学看待经济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立场,并把它与新结构经济学进行比较,重点讲述比较优势与市场两个概念,进而延伸至关于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讨论。为了从社会学的角度讨论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社会嵌入和社会建构,本文从法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比较政治经济学、跨学科的发展主义文献、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社会学,以及政治经济学这5个方面的文献梳理了现在中国的经济转型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面临的挑战。本文着重关心的是从这5个文献的视角来看,目前中国经济学界关于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辩论到底意味着什么。

    2018年03期 v.25;No.238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1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WTO研究

  • 中国涉外法律服务准入机制的争议、现状与比较

    杨立民;

    法律服务业是一项特殊的服务行业,具有深刻的主权性、政治性、社会性、专业性和区域性,所以世界各国无不以自主开放和对等开放为原则,审慎稳妥地开放自己的法律服务市场。通过综合考察和对比可以发现,近年来国内外围绕中国涉外法律服务市场的准入和如何监管对外开放产生的争议和批评,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话语权和知识上的霸权主义,因为中国在法律服务市场开放方面已经较为全面地实现了入世承诺。况且,外国律师业在华的布局多为一种经济理性选择和战略选择。在中国法律服务业尚不够完善成熟的情况下,中国应坚持自主、对等的开放原则,稳步有序地推进法律服务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

    2018年03期 v.25;No.238 15-2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研究

  • 产业集聚、质量差异与企业出口产品价格差异

    田曦;唐苗苗;

    本文根据有关数据,从供给层面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质量差异和企业类型对企业出口产品价格差异的影响。结论显示:以企业出口规模定义的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出口产品价格差异越大;产品的质量阶梯越长,质量差异程度越高,产业集聚程度对出口产品价格差异的正向影响越大;贸易型企业会使得出口产品价格差异上升,加工型企业会导致出口产品价格差异下降。因此,在生产企业集中的区域,政府应避免同规模的企业"扎堆",鼓励企业提升出口规模,减少加工贸易,大力发展一般贸易,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定价权力。企业要积极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获得议价能力。

    2018年03期 v.25;No.238 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异常审计费用能衡量会计质量吗?——兼论如何解释审计费用残差

    陈丽英;

    本文探讨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审计费用衡量会计质量的方法。已有衡量会计质量的方法多是以已实现盈余及其要素来检验,本文加入对事前审计风险的考虑,检验了异常审计费用与会计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较高的异常审计费用预示着公司会计质量较差,可以作为现有衡量指标的替代方法。此外,本文从异常审计费用对重述的预测价值入手,探讨了审计费用的残差如何解释的问题。研究结果验证了成本观,即审计费用残差是审计师从事高风险业务所付出的额外审计努力的回报,而非审计师独立性受损的租金。

    2018年03期 v.25;No.238 3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管理学研究

  • 客户参与、动态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一个基于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杨莎莎;李琳;伍紫君;王震;

    作为重要的创新来源,客户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客户纳入创新过程是企业实现开放式创新的关键路径。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客户参与、动态能力、产业环境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利用269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基于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客户参与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即客户参与程度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越好;(2)企业的动态能力中介了客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3)产业环境的复杂性负向调节了这种中介作用,即环境复杂性越高,客户参与通过企业动态能力对其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越小。

    2018年03期 v.25;No.238 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桑吉号”油污损害赔偿适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分析

    於世成;张阳;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LLMC)基金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责任人,减少责任人损失,而对其所应承担责任进行总额限制的特殊责任基金。"桑吉号"所载货油性质特殊,若其被定性为非持久性货油则存在适用LLMC的可能。作为"桑吉号"油污损害的受害方,我国应尽可能地避免适用LLMC制度。LLMC基金的范围由法律直接规定,只有属于限制性债权范围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利人才可以申请责任限制。"桑吉号"非持久性货油污染赔偿请求权通过法律解释方法,存在排除适用LLMC的空间。对该问题理论的研究,暴露出我国法律对于非持久性货油油污损害赔偿规定的空白与不足。此次"桑吉号"案件,必将推动我国LLMC制度的完善与油污污染损害赔偿规范的发展。

    2018年03期 v.25;No.238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10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欧盟电力基础设施主要立法评述及启示

    张光耀;

    欧盟电力基础设施立法存在缺乏针对电力基础设施的专门立法、简化环境评估程序、对可再生能源并入电力基础设施消纳的支持力度不够和信息交流机制存在不足等问题。因此,在践行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过程中,应注重电力基础设施保护的宏观法律构建,并借助政策对话的多层级平台开展多边电力互联。我国立法与战略规划应对电力基础设施的跨国因素予以回应,并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2018年03期 v.25;No.238 71-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学研究

人文社科研究

  • 谛听与不可言说:反视觉图像崇拜的两条进路

    祁程;

    希腊文明与犹太文明作为两种异质性文明架构,其认知理解的渠道分别诉诸于视听,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视听维度重要性的转换与异质性的融合。高置听觉的犹太传统,试图从犹太文化内部通过听觉中介达到对圣言隐遁的破解。信仰的边界和听觉密切相关,犹太的听觉传统旨在打破偶像崇拜的藩篱,不再是通过理性来描述和认知绝对的上帝,而是进一步回归到真实生活世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雅各比试图让反偶像崇拜思想中的不可言说从信仰的裂缝中挤身进来,将谛听与沉默作为反视觉图像崇拜策略的两条进路,以最大可能地接近道和终极真理,并由此建立起反偶像崇拜叙事技巧,通过有限的谛听与不可言说的静默力量,把握其真正内涵的无限超越。由犹太传统引发的"听"的乌托邦希望,将视觉偶像与"人"保持合适的距离位置。

    2018年03期 v.25;No.238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