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研究

  • 服务贸易商业存在FTA规制研究——以贸易投资规则融合为视角

    董哲;

    贸易规则与投资规则在国际经贸规则中呈现出愈来愈明显的融合趋势。大量FTA因此成为融合贸易、投资规则的完整规则体系。由于兼具服务贸易与投资的特征,服务贸易商业存在除了受FTA中单一服务贸易规则或投资规则调整之外,在某些FTA中也受前述两类规则同时调整。该双重规制情形,既存在特定优势,又可能导致规则冲突问题。对此,有关FTA也给出了相应解决策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沿线贸易投资合作将持续深化,大量有关服务贸易商业存在的合作有赖中国FTA保驾护航。因此,未来中国FTA应当重视双重规制形式并充分利用其优势,同时吸收既有FTA的成熟经验,对解决相应问题的规则进行完善。

    2018年05期 v.25;No.240 5-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研究

  • 基于市场结构理论的大宗商品定价权分析及中国对策

    张帆;尚宇红;雷平;

    本文以微观产业经济学中的市场结构理论为基础,以市场集中度指标为主线,从市场供给、市场需求、市场流通、计价货币以及交易场所诸方面,论证了结构性市场垄断地位对于获取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影响与作用。相应的,为改变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的不利局面,本文提出应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结构集中度,培育和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垄断地位为政策导向。最后,针对不同大宗商品品种情况,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2018年05期 v.25;No.240 1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1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企业年金的空间差异及其B-N分解

    初立苹;高静;粟芳;

    以2001~2013年世界范围内30个国家为研究样本,通过全局Moran’s I指数测度世界范围内企业年金的空间差异及其相关性,并在多维距离下选用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与B-N模型探析企业年金的影响因素及其分解。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世界范围内企业年金有着较大差异的同时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而且B-N分解表明,这一空间相关性更多地来自于趋势性成分;第二,企业年金对其自身有显著的空间正效应,同时B-N分解证实,这一效应不仅来自于趋势性成分,也来自于周期性成分;第三,失业率、预期通胀率和政府稳定性对企业年金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主要通过趋势性成分得以实现。本文由此挖掘出了导致企业年金发展存在差异的根源,并提出了我国发展企业年金的对策和建议。

    2018年05期 v.25;No.240 2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论差别待遇的合理性分析标准

    丁茂中;

    虽然差别待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所规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无论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立法本身还是竞争执法机构发布的实施细则都没有对其合理性的分析标准作出细化指引。根据市场规制法则的基本原理,差别待遇的合理性分析应当按照终端性、间接性、客观性、保护性四个阶梯型的考察视角逐次进行逻辑展开。

    2018年05期 v.25;No.240 4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7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政治分支机构”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研究——以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为背景

    毕莹;

    美国2012年投资协定范本第2条第2款(b)项规定了条约义务的主体包括"政治分支机构",这一概念主要规定于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FSIA)。考察FSIA相关理论及判例发现,从一般定义看,"政治分支机构"系一种广义的概念,该词虽难以精确对应我国的行政区划,但可做出范围上的大致映射,即:所有的中央政府之下的政府性单位,既包括地方政府,诸如省、行政区、郡县、自治市等从属性政府实体,又在多数案例中包括中央的部门或部委。从除外规定看,在认定我国某一特定的行政区划实体是否属于"政治分支机构"时,可尝试通过证明自身为"代理机构",从而抗辩其不属于条约义务承担主体。"政治分支机构"与"代理机构"具有水平联动与垂直联动两层关系,判断上存在法律特征标准与核心功能标准之别。

    2018年05期 v.25;No.240 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6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管理学研究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人才本土化研究——以来华留学生为例

    王朝晖;张春胜;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类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到沿线国家寻求发展,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由于国际化起步晚、经验缺乏、国际品牌竞争力不足等,中国企业在吸引和留用高质量人才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导致雇佣成本的提高、效率的低下以及风险的上升。借鉴国际上领先人才雇佣和开发策略,应立足长远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储备问题,来华留学生是符合中国企业人才诉求的重要群体。培养高水平的留学生人才,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支持和约束作用,将预科教育纳入必修课当中,构建与沿线国家的联合培养机制等。

    2018年05期 v.25;No.240 6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1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学研究

  • 鲁迅小说多模态翻译修辞特征研究

    陈风华;胡冬梅;

    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不朽的学术地位,然而当前学界对鲁迅小说修辞规律的研究窠臼于文本视角。本文基于《范曾插图鲁迅小说集》的文图语料,从多模态符际修辞视角出发,考察鲁迅小说的翻译修辞特征。研究认为:首先,转喻修辞产生于《插图》图像复制文本信息的过程;其次,隐喻修辞建立于《插图》文本强调图像的过程;再次,赞助元素黏附于《插图》图像顺应文化的过程;最后,鲁迅小说文图之间的多模态翻译修辞特征充分体现了鲁迅"立妇女"、"立儿童"及"立知识分子"的"立人"启蒙思想。

    2018年05期 v.25;No.240 7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4K]
    [下载次数:1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人文社科研究

  •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政治态度研究——基于上海市五所高校的问卷调查

    陈金英;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上海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态度进行研究,结论认为: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总体上趋向于温和、理性,并不存在明显的极端立场;他们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并不是狂热和非理性的爱国者;对自由、民主、参与都有较高程度的认可,具备较强的公平正义感;拒绝将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视作祸水,但同时也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主政治、政治发展道路充满自信。研究还证实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态度存在着明显的影响。当前高校打造基于校园的社交网络、引导互联网对大学生冲击效应的尝试仍是必须的,但其成效还远未显现出来。

    2018年05期 v.25;No.240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1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