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一带一路”倡议

    林毅夫;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将到来之时,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希望将中国发展的理论与经验分享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2018年06期 v.25;No.241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6K]
    [下载次数:1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WTO研究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探索研究

    马莹;甄志宏;

    2018年将在上海举办的首届进口博览会,是中国在后全球化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中国履行"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首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将是对上海自贸区5年建设成果的检验,更是上海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城市的助推剂。

    2018年06期 v.25;No.241 10-1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10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研究

  •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韩生产性服务贸易研究

    牛蕊;郭凯頔;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催生了基于增加值视角下对于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研究。本文首先利用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及各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测算和比较;其次,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指标和垂直专业化份额的测算,对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及专业化份额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采用多部门引力面板模型对影响中韩中间品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服务贸易开放度、货物贸易出口、人均GDP等宏观因素而言,中间品生产性服务贸易专业化分工程度对于两国的服务贸易影响相对较弱,通过深化生产性服务贸易分工可以有效地促进两国的贸易发展并带动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提升。

    2018年06期 v.25;No.241 1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3K]
    [下载次数:1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监管政策异质性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

    赵玲;李雪峰;

    服务贸易一直都是贸易壁垒最为森严的领域,金融服务作为国家高度敏感的行业监管更为严苛。先验研究中很少关注监管政策的差异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本文实证结果表明,监管政策异质性对金融服务贸易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金融部门的边际效应大于保险部门,对发达国家之间的影响大于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影响。因此,本文建议:国家之间应该加强监管标准互认和监管合作;重点减少金融部门监管政策的异质性;在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和区域贸易协定中,就金融服务的监管援引国际权威组织制定的标准。

    2018年06期 v.25;No.241 2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8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管理学研究

  • 中国股票市场的趋势预测——基于多维交互验证法

    林仁文;杨熠;

    股票市场是现代金融的核心组成部分,准确有效地预测其运行规律,对于投资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极为重要。尽管大量研究表明,股票市场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其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趋势性,但如何预测与确认其趋势一直都是困扰投资者的难题。本文提出了多维交互验证法,尝试从驱动面、心理面、行为面等多个维度出发,来预测股票市场的趋势。本文还针对上证综合指数建立多维决策树模型,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多维交互验证法在预测股票市场的月度趋势方面,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18年06期 v.25;No.241 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论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中的腐败问题

    张建;

    尽管《华盛顿公约》中并未明确规定缔约国有责任制止贿赂与腐败行为,但在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中,涉及贿赂与腐败的抗辩却越来越常见。许多仲裁庭都对适用于腐败抗辩的证明标准及举证责任分配问题作出了评论,但鲜有仲裁庭对认定腐败成立的法律后果进行分析。待解决的问题包括,腐败究竟应当作为管辖权问题,还是应与案件实体问题一并解决;东道国求诸于腐败抗辩,是否受制于弃权规则及禁反言原则;仲裁庭是否有权对从事了腐败交易的双方当事人的比较过失进行评估。在环球免税公司诉肯尼亚仲裁案、尼科资源公司诉孟加拉国仲裁案、金属技术公司诉乌兹别克斯坦仲裁案中,仲裁庭处理腐败抗辩的裁判思路不尽一致,体现了国际仲裁界在处理腐败问题上的态度演变。

    2018年06期 v.25;No.241 50-5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建设自由贸易港临时仲裁制度问题研究

    何悦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助推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大潮奔涌而来,昭示其在深化自由贸易港法律制度变革领域的历史使命。临时仲裁制度即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呼之欲出,契合灵活性、多样化、自主性和便利性的自由贸易港争端解决诉求。临时仲裁系舶来品,但在国外已盛行百年,其为中国自贸试验区提供了有益借鉴。由此,《横琴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规则》率先予以移植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自由贸易港的引入提供了实践经验参照;《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也为如何保障其顺利运行提供了方向参考。尽管如此,临时仲裁制度引入自由贸易港仍面临诸多挑战:立法形式如何选择才得以契合自由贸易港"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地位,仲裁与司法机构的介入尺度若出现纰漏将削弱临时仲裁高效便捷的优势,高素质临时仲裁员亦存在缺口等。对此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参考自贸试验区立法形式在自由贸易港内以特殊立法授权实现临时制度的"有法可依",将仲裁与司法机构定位为服务者,并通过免签、追责等机制保证临时仲裁员数量与质量,藉此填补自由贸易港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的罅隙。

    2018年06期 v.25;No.241 5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18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学研究

  • 基于MIP对“习式演讲”的认知隐喻探析

    田良斌;李雪;

    本文选取了习近平主席2014和2015年在国际场合发表的关于经济类主题的六篇演讲作为语料,运用MIP隐喻识别方法,从语篇中识别出12种概念隐喻类型,并引入文化维度对其中的"耕种隐喻"、"疾病隐喻"和"引擎隐喻"进行了分析解读。研究表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和中医文化深刻地影响和构建着我们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因此习主席演讲中大量使用"耕种隐喻"和"疾病隐喻"探讨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问题;而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原本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引擎"概念也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经验知识领域,也被用来理解和建构经济等抽象概念。

    2018年06期 v.25;No.241 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1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人文社科研究

  • 跨国政策联盟与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和拓展

    李少丹;

    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跨国政策联盟"这一创新路径促进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思路,以作为对传统军事力量保护思路的重要补充。通过梳理海外利益在社会层面的挑战,指出跨国政策联盟可以并应当成为保护中国海外利益的一个新视角。在此基础上,对跨国政策联盟的构建及其在中国海外利益保护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2018年06期 v.25;No.241 8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