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港(区)建设

  •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修改的七大建议

    贺小勇;

    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在我国立法史上是全新的创举,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草案赋予了海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就贸易、投资及相关管理活动制定法规的权力,这是创新性的授权立法。草案需要增加对自由贸易港的定义,以法律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最高开放形态的定位。在框架结构上需借鉴通行国际经贸规则,调整数字贸易条款和金融服务条款的内容。在管理职权、清单制定的主动权等方面,要遵循充分赋予海南改革自主权原则,通过法律方式将行政许可权下放给海南。在税费征收问题上,明确税费的底线与上限,给市场主体以明确的预期。同时增加评估条款,将行之有效的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行评估的做法予以制度固化。通过对草案的这些修改,以期未来通过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更为完善。

    2021年02期 v.28;No.255 5-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8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法学论丛|中欧投资合作

  • 真诚合作义务对欧盟成员国外资安全准入自主决策空间的限制

    陈若鸿;隋军;

    欧盟外资安全审查条例实施后,表面上成员国拥有外资准入的最终决策权,但实际上成员国的决策空间会因"真诚合作义务"而受到较多限制。欧洲法院已明确将欧盟成员国的合作义务解释为具体的行为义务或结果义务,在合作义务为结果义务的情况下,成员国不得采取与欧盟立场相悖的措施。成员国合作义务的内涵受到欧盟权能性质的影响。外资安全审查既涉及共同商业政策,又涉及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但在欧盟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欧委会及欧洲法院的一贯立场表明,外资安全准入可能被定性为欧盟专属权能,这意味着成员国会承担结果义务性质的合作义务,不得与欧盟发生立场冲突。即使欧盟权能未被认定为专属权能,欧洲法院仍有可能将合作义务解释为结果义务,借此弥补欧盟的权能困境,实现欧盟与成员国对外关系一致性之目标。由此,在欧盟委员会认为欧盟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成员国可能因合作义务而被迫遵从欧盟意见,在外资安全准入问题上实质性失去自主决策空间。

    2021年02期 v.28;No.255 1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欧盟外资审查机制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李佳;

    近年来,外国投资者收购拥有关键技术的欧洲公司引起了欧盟内部广泛关切。本文从新外资审查框架下的合作机制和权力分配入手,研究欧盟内部权益关系转换。外资审查框架针对成员国国内有无外资审查制度,设计不同合作机制流程来增进欧盟内部信息流动,并赋予欧委会新增权力参与外资监管,提高其与其他成员国的话语权,将东道国置于外部意见的"软约束"下。合作机制的实施也改变了欧盟与成员国间权力分配,欧委会开始主动参与外资监管,将之从法律条文落实至实际行动,成员国外资监管权被分割但自由裁量权增加。新框架对欧盟内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欧盟与成员国利益关系变化上,而各成员国如何理解与具体应用框架则对投资第三国尤其是中国至关重要。

    2021年02期 v.28;No.255 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经贸焦点|双循环

  • 提振消费要关注政策偏好的社会结构效应

    尹忠海;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人们非常关注通过提振消费来防止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事实上,提振消费政策同时也具有社会政策属性。调查表明,在双循环背景下,通过社会政策维持一定的生计方式,并保持人们的消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对企业家FR、小手工业者BF与房屋中介LC的访谈资料以及在麓村、唐村的调查情况来看,人们在理解提振消费政策时具有共同的叙事特征。叙事本身具有鲜明的政策偏好,其核心是一定空间背景下结构与利益的分配正义问题。而风险社会与低欲望社会特征的并存深刻地影响着提振消费政策的制定,是行动者要面对的情境。为此,需要从规则与制度、空间与代际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角度系统思考提振消费政策的受益对象与受益群体,防止政策偏好所带来的结构性挑战。

    2021年02期 v.28;No.255 4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发展格局视野中的消费券发放问题与重构研究

    刘长喜;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各地纷纷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本轮发放消费券的省市和规模远超以往。考察当前各地消费券的实践,其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短期刺激消费与构建发展新格局缺乏衔接、地方各自为政与顶层设计阙如、财政补贴与财政约束的张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新发展格局视野提出将当前消费券重构为财政和金融融合的消费金融券,使之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扩大内需的长期政策和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消费金融券的制度设计要与社会结构新特征和新趋势相契合。针对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金融券,应以财政补贴为主、以重大生活项目消费的利息补贴与信用担保为辅。针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金融券,应以利息补贴为主,通过消费金融的方式扩大消费。加大消费金融券的全国顶层设计,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产业的范围和力度。

    2021年02期 v.28;No.255 5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18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经贸探索|“一带一路”

  •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投资研究——规模、效率与潜力

    刘震;潘雨晨;庞雨蒙;

    投资规模、投资效率和投资潜力是高质量投资的核心内容,在推进"一带一路"倡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基于2011~2017年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的OFDI数据,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投资规模的影响因素,为提升中国对外投资效率和发掘投资潜力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也为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产业合作明确方向。研究结果显示:就投资规模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总量越大时,将显著吸引中国对该类东道国的OFDI,但中国与"一带一路"东道国距离以及东道国自身的经济自由度越高,反而会降低对中国OFDI的吸引力;就投资效率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顺梯度OFDI效率没有明显提升,但逆梯度OFDI效率有稳定上升;就投资潜力而言,中国需要挖掘对东亚、中亚、南亚以及东盟地区投资的新增长点和投资新契机,目前中国对独联体地区的投资相对薄弱,有待加强。

    2021年02期 v.28;No.255 6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1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廖佳;尚宇红;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加速了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一带一路"国家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的支撑作用增强。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起一套指标体系,测算出"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分析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除进行总量分析外,本文还分别从要素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用途结构和二元边际结构等方面对中国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分类,详细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各类出口产品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提升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极大促进我国出口贸易流量的提升,并优化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与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比,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其中以口岸与物流效率和海关与边境管理对中国出口影响最大。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高技术含量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促进作用显著,表明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

    2021年02期 v.28;No.255 8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38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阅读次数:0 ]

管理世界

  • 我国地方政府流动性信用风险空间关联网络特征与效应研究

    王周伟;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是由流动性短缺引发的信用风险,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最大隐患。从财务会计视角,按照流动性强弱归类,设计简要地方政府可流动性资产负债表,可以构建流动性信用风险综合指数用以衡量其风险程度。经修正引力测度风险传染力,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可探析地方政府流动性信用风险关联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由此揭示风险网络的"鲁棒性"与"脆弱性",以及这些空间特征对流动性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流动性信用风险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关联关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网络;流动性信用风险网络的"鲁棒性"逐步增强,"脆弱性"逐渐降低;"点入度"会显著增加风险,"关联度"会显著降低风险;"中间中心度"越高的地方政府会因受到较多关联省市地方政府的关联传染而增加风险;而"接近中心度"越高的地方政府会因距很多中心省市的传染距离较短而增大其自身的流动性信用风险。

    2021年02期 v.28;No.255 95-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5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网络直播购物情境下的拟剧化营销——基于抖音直播平台的分析与诠释

    朱逸;尹卫华;

    网络直播购物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网络营销与消费方式。对于该模式的剖析,有助于对网络直播购物这一新兴事物进行全景化的解构与阐释,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该模式的本质与趋势。本文基于第三方立场与视角,以戈夫曼拟剧理论为基础,锚定抖音平台为实践场景,尝试诠释拟剧理论在网络直播购物情境中的新变化、新形式、新内涵。研究选择Top100网络直播主播为分析对象,采用后台运营数据、页面数据爬虫、人工观察分析等多元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对整个网络直播购物场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网络直播购物呈现出鲜明的拟剧化营销特质,各类要素间存在循环强化的运行机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有着显著的集体偏好,且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机制促进了消费的延续。该发现有助于对拟剧化营销运行机制、拟剧理论的新场景及网络直播购物这一新兴商业模式进行客观辩证的思考。

    2021年02期 v.28;No.255 114-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7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4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