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翔;刘长鹏;张雨;
高质量要素投入及其优化配置,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双循环”通过培育和引进的双重作用,提升制造业要素投入层次和水平,并在实现其优化配置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此理论分析为先导,在科学构建和测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及“双循环”指标基础上,利用2009~2021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开展的计量检验表明:第一,内循环、外循环及其相互促进,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确产生了显著推动作用,这一结论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下依然成立;第二,分技术层次检验发现,“双循环”对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效果更好;第三,从具体作用机制来看,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是“双循环”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第四,以行业市场规模为表征的经济要素,在“双循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有鉴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当前亟待加快构建和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微观要素基础。
2024年02期 v.31;No.273 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下载次数: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建明;汪剑鹏;
本文主要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研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EPU之间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风险传染关系。本文选取G20中的13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股票市场指数、债券市场指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14年6月至2021年1月,其中2014年6月至2018年2月作为中美贸易摩擦前期,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作为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根据全样本时期、中美贸易摩擦前期、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三个时间段,分别构建三个有向赋权网络来研究不同时间段的风险传染情况,对比分析贸易摩擦对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整体的风险溢出最大,且贸易摩擦期间,债券市场和EPU的风险传染明显上升。因此相关部门在对金融市场间风险传染采取监管措施时,应当重视我国及国际股票、债券、经济政策的变化状况,要实时修正政策,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2024年02期 v.31;No.273 2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欢;黄胜强;
本文以中国2000~2013年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我国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对制造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可以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机制分析表明,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服务中间投入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且对外部资本依赖更强和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更高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更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股权限制和审核审查类型的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更明显,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对外资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更突出,并且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的正效应受到营商环境的非线性影响,即只有当营商环境超过阈值时,完善的营商环境才能强化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的正效应。本文为我国如何利用服务业外资来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以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建议。
2024年02期 v.31;No.273 4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