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30年前的1994年,中国“复关”谈判在经历8年努力之后正进入全力冲刺阶段,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历史上最伟大最成功的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也在当年的4月中旬于摩洛哥马拉喀什城画上完美句号。正是在该城召开的乌拉圭回合部长级会议上,中国与GATT缔约方一道,签署了乌拉圭回合最后文本和《创建世界贸易组织马拉喀什协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数月筹备,本刊以《关贸动态与研究》之名于6月正式出版了创刊号。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接任GATT,本刊也随之更名为《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成为国内首份以WTO多边贸易体制研究为核心的专业学术期刊。1999年本刊公开出版发行,2014年随主办单位更名而改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同时在内涵上也转型为以应用经济学和多边贸易体制与全球治理为核心的综合性社科类学报。
2024年04期 v.31;No.275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龚柏华;秦逸冰;
以联合声明模式发起的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协定》谈判已经完成并公布。该协定的核心内容在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该协定的签署有助于人们对世贸组织进一步发挥规则谈判与制定功能的信心。中国作为该协定谈判的主要发起者和有力推动者,贡献了中国的方案和智慧。目前,各参加方需努力将该协议纳入世贸组织多边体系下的诸边协定,以便为世贸组织谈判改革模式提供经验。中国可在推进国际合作和深化国内改革两方面,推动该协议的落实生效。
2024年04期 v.31;No.275 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贺小勇;罗震;
传统多边环境谈判难以推进、区域环境规则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对环境规则供给的客观需求引发了WTO推进环境与贸易议题的新探索。近年来,WTO在渔业补贴、塑料贸易、环境可持续性、化石燃料补贴等多个环境议题的具体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启动的三项环境保护倡议以开放式诸边谈判形式发起,通过采取软法性质的规制模式和加强环境规则之间的协调与互动得到了众多成员的广泛支持,呈现出WTO在环境与贸易议题上重振谈判功能的新趋势。中国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逐渐充当了这一议题下的主要参与者,为全球环境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2024年04期 v.31;No.275 23-3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石士钧;
我国努力以“优等生”角色参与WTO改革,是当今时代的强烈呼唤。这种努力的第一步需专注于如何很好地解读与履行WTO基本规则。为此,我国目前应当辛勤耕耘,在如下方面获取丰硕成果。首先,必须全面兑现我国入世承诺。要准确透视入世承诺的主要特点,客观分析我国的兑现状况,进而尽快圆满完成所有入世承诺的兑现使命。其次,应当认真遵循WTO基本规则。其中,涉及产业政策、国营贸易企业政策、保护知识产权政策与特殊经济区政策等国际规范,尤其值得我国准确把握和认真履行。再次,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WTO“发展中成员”身份。为此,要认清我国作为发展中成员身份的特殊性;应主动放弃我国“发展中成员”所享待遇;须实施取消我国所享待遇的相关举措。最后,务须深入变革国内经济体制。变革的中心内容乃市场化运作,而国际经贸规则是重要标杆,良好市场文化是精神武器,变革某些政治社会体制则是题中应有之义。
2024年04期 v.31;No.275 3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朝阳;吴婵;
WTO多边贸易体制必须尽快改革已成国际社会共识。从国内外各界所提改革方案看,普遍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以对WTO是什么、应具何种使命、应该做什么、应当怎么做等基本命题进行系统的规范性解释。本文从规制经济学视角审视WTO的性质及其改革,认为WTO应定性为致力于治理贸易领域国际市场失灵的多边规制组织,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规制目标越位缺位、规制架构设计不合理、规制机制未与时俱进、规制能力建设不足以及规制供给滞后。具体改革建议包括对WTO的目标使命进行重新审视,对WTO的治理架构进行再造,多措并举提升WTO规制效能,加强边境内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以及加强WTO规制能力建设。从改革策略看,建议借鉴乌拉圭回合经验,将WTO改革问题纳入多哈回合一体推进。从长远看,各方还应考虑将WTO升级为世界贸易与投资组织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24年04期 v.31;No.275 5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军旗;
WTO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危机的表现之一是通知义务履行状况差,TPRM运行的质量也相应受到影响。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情况下成员有意不认真履行透明义务,有些情况下则需要多次适用复杂规则才能确定通知义务的范围。现有的法律责任制度无法对违反透明义务的行为形成有效制约。发展中成员履行透明义务存在一定困难,成员的法律体制和历史文化因素也对其有一定影响。美日欧等成员提出,应为不履行透明义务的行为规定行政责任。有些发展中成员则强调其能力不足,反对惩罚性措施。中国应总体上支持强化贸易政策透明机制的效能,以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建议支持适当条件下对违反透明义务的行为规定行政责任,适当简化通知义务规则,肯定和鼓励广泛的反向通知,强化对第三方资料的利用,不支持直接将未按时通知的补贴规定为禁止性补贴或视为导致严重侵害。
2024年04期 v.31;No.275 6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本;欧阳婧;
在国际经贸格局与规则重构的当下,中国遭遇欧美投资竞争审查中面临各种被动情形。审视实践中不少国际投融资典型案例,各国竞争审查中的“救济非中性”主要归因于救济手段单边性和措施滥用。我国申请加入CPTPP会涉及竞争审查问题的谈判,其中对遭遇的“救济非中性”问题可借助对CPTPP竞争中性理念的全面阐释来提出相应的中国主张。但CPTPP规则对国有企业构成国企章节和竞争章节的叠加规制,同时对竞争领域的争端救济赋予成员国竞争审查权,且不适用第28章争端解决程序,这有可能对“竞争中性”本应具有的价值目标造成偏离与扭曲。结合联合国发展倡议和OECD的建议性文件,对“竞争中性”内涵的阐释应包含“救济中性”,我国可提出对“救济中性”的补强方案,提倡扩大共识,以更大的格局积极推动竞争执法机构互助与合作,提升CPTPP包容性发展空间;同时在国内统筹考量CPTPP竞争政策,纾解国企改革困境,达成对接的系统性方案。
2024年04期 v.31;No.275 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磊;
国内规制作为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从GATS到SDR相关纪律,重要经贸协定对政策透明度、审批高效化及措施规范性之要求不仅实现持续深化,同时还拓展出规则纪律新领域。虽然不同协定间存在治理模式的差异,但也具有共性与趋势,其中一项重要特征就是更加强调“良好监管实践”规则的应用。国际规则演进也对我国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提出新要求,为此中国应正视全球治理发展趋势,服务业开放关注规制融合;提升政策透明度,更加关注利害关系人参与;深化审批“良治”改革,强化政策预期性;顺应国际治理新趋势,积极完善监管评估制度等。
2024年04期 v.31;No.275 97-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廖佳;潘春阳;
本文基于2001~2019年107个中国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PPML法)估计了贸易协定及其深度对中国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协定显著扩大了中国从协定签署国的进口规模,且该结论在考虑贸易协定条款的法律效力和时滞效应并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贸易协定条款对中国进口规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WTO-plus”条款显著促进了中国进口,其正向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其中包含的十项边境条款;条款总深度对高科技含量产品和中间品进口存在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等科技含量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进口存在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对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WTO-plus”条款,对中等科技含量产品进口的负向影响则主要来自“WTO-extra”条款。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通过签署贸易协定主动扩大进口、优化贸易结构提供了实证支撑。
2024年04期 v.31;No.275 10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