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型开放经济

  • 美国的新贸易政策范式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美欧TTC和IPEF框架内容的比较研究

    刘慧;陈波;

    在经历了特朗普主义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冲击之后,拜登政府进一步从底层逻辑上重塑了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重塑后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由追求“成本效率优先”转变为追求“安全优先”。美欧TTC和IPEF是美国贸易政策范式新思维的典型表现,二者战略目标不同,在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转变中的地位亦有所不同。内容上,美欧TTC和IPEF在数字经济、供应链和清洁经济议题上存在高度重叠,显示出拜登政府的新贸易政策倡议旨在新兴技术、供应链韧性以及环境标准的规则制定方面,与成员方取得共识与合作。相关谈判也将对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参与区域经贸规则治理产生影响,为此要积极应对。

    2024年06期 v.31;No.277 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贸易不平衡影响劳动力工资性收入份额的效应与机制研究

    杨洁;贾婷月;

    在全球不确定性冲击和中国长期贸易顺差发展的背景下,研究贸易不平衡对劳动力工资性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机制有助于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下制定兼顾劳动收入份额提高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宏观战略提供经验证据。本文采用2005~2022年中国28个省份27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贸易不平衡与工资性收入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贸易不平衡水平的提高抑制了中国劳动力工资性收入占比。机制分析发现,贸易不平衡水平的提高通过抑制劳动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水平和提高资本密集型行业就业水平、促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以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这三个机制,降低了国民经济中的工资收入占比。异质性检验发现,贸易不平衡对工资收入占比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及沿海和港口城市群内。进一步研究发现,贸易差额的增加有利于缩小城市内部与城市之间的工资差距。

    2024年06期 v.31;No.277 1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经贸探索

  • 国家战略引导、府际合作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

    李东坤;

    战略引导是中央政府塑造府际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凝练了国家战略引导、府际合作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理论作用机制,并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利用2010~2022年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3494份府际合作文本和社会经济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国家战略引导与府际合作形成叠加影响,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战略引导叠加府际合作对区域内经济规模较大的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随着到双核城市最短地理距离的增加,其影响效应也逐渐衰减;机制检验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府际合作主要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提升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先行特征明显,要素流动传导机制在现阶段尚不成立。上述结论对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引导、有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府际合作以协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2024年06期 v.31;No.277 3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跨境电商产品出口影响研究——基于新冠病毒疫情冲击的准自然实验

    茹玉骢;梅涵朵;韩慧;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本文以新冠病毒疫情冲击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公共卫生事件外部冲击如何影响我国出口贸易方式的变化,为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新模式快速增长现象提供理论和实证的解释。本文基于2018~2021年海关数据分布构建了出口国别–产品–季度样本以及省份–产品–季度样本,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疫情的冲击使得跨境电商产品的出口显著高于非跨境电商产品的出口,且呈现持续性影响,即这一冲击实质性改变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方式。异质性分析表明,疫情对于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受到进口国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基于省份–产品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我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区的设立和市场化水平都对地区跨境电商产品出口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为地方政府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扩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性提供了支持。

    2024年06期 v.31;No.277 5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法学论丛

  • 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裁判路径反思与矫正

    刘润涛;

    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裁判标准,经历了从严格遵循商标权地域性和专有权绝对保护,向保障商标功能发挥和防止来源混淆的转变。在理论与具体实践中,围绕涉外定牌加工贴附的商标标志是否属于商标使用行为、容易导致相关公众混淆,境内加工方主观过错对商标侵权判定的影响等问题争论不断,既有裁判结果在侵权与否间不停摇摆。坚持商标权地域性,认定涉外定牌加工构成商标使用且商标使用直接主体为境外委托方,运用商标侵权判定一般规则与驰名商标保护特殊规则,强化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在境外委托方构成直接侵权的基础上,审查境内加工方是否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判定其是否构成间接侵权。

    2024年06期 v.31;No.277 6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论使用人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版权归属者的根据

    王长征;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具有可版权性,其版权归属问题是集计算机科学、法学、经济学于一体的跨学科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版权功能同时表现出以表达自由为依据的自由功能,以表达效率为联结的聚焦功能,以表达质量为追求的竞争功能,以数字人权为奠基的迭代功能。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独创性的判断应当采独创性主观论,其可从财产权人格理论、财产权劳动理论和财产权功利主义理论等三方面验证。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人类独创性贡献的判断应动态看待,结合阶段划分做出类型化的解读。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版权归属,算法所有人、设计者均不能成为归属者,而将使用人作为版权归属者的方案最为恰当。

    2024年06期 v.31;No.277 7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1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管理世界

  •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姜秀珍;马政;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背景之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长期生存与繁荣的决定性因素。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是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本文构建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模型,并关注了绿色创新行为以及绿色价值观在其中的影响效应。基于246份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问卷获取的调研数据分析得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绿色创新行为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员工绿色价值观正向调节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本文为企业如何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促进员工绿色创新行为,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管理建议。

    2024年06期 v.31;No.277 9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1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团队集体道德意识如何影响员工创造力与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效应

    茆安然;俞明传;翟育明;林翰;

    尽管有研究认为个体道德特征可能会影响创造力与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但有关个体所属群体特征是否会影响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甚少。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提出团队集体道德意识可以弱化员工创造力与偏差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团队集体道德意识通过提升员工道德认同,进而弱化二者之间关系。本文以126个团队的661名员工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团队集体道德意识较低的情况下,创造力与偏差行为才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团队集体道德意识对创造力与偏差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个体的道德认同这一中介效应才得以发挥的。本文的研究发现对理解团队道德特征如何通过个体道德认同影响创造力与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认识和抑制员工创造力的潜在负面作用提供了管理启示。

    2024年06期 v.31;No.277 10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